中文
關於我們
企業理念
營運發展
我們優勢
生質能運用
基本概論
大乃綠解決方案
實證基地示範廠
區域服務
知識專欄
最新消息
媒體新聞
活動訊息
相關問答
合作諮詢
關於我們
企業理念
營運發展
我們優勢
生質能運用
基本概論
大乃綠解決方案
實證基地示範廠
區域服務
知識專欄
最新消息
媒體新聞
活動訊息
相關問答
合作諮詢
知識專欄
生質能運用 / 知識專欄
以德國為例,再生能源市場
政策的贏家與輸家
德國trend:research出版的「德國公民電廠定義與市場分析(Definition und Marktanalyse von Bürgerenergie in Deutschland)」報告是研究再生能源電廠資產分布的重要著作。分別於2011年、2013年、2018年公布與更新。
Read More
解析亞太區域能源供需展望報告
亞太能源研究中心(Asia Pacific Energy Research Center, APERC) 係APEC重要能源研究機構,亞太能源研究中心成立之主要目的為提供APEC會員經濟體了解亞太區域能源供給與需求之現況與趨勢,並提供相關建議。
Read More
歐盟通過2030年運輸用生質燃料不再使用棕櫚油
本評析就歐盟通過2030年於運輸上不再使用棕櫚油一案,以國際政經之視角,分析對我國運輸用生質燃料推動之影響分析。歐盟和生質燃料相關新法預計今年(2019)起限用棕櫚油,2023年逐步淘汰,並通過2030年於運輸上不再使用棕櫚油。
Read More
2025年英國電網 有望實現100%再生能源供電
英國政府之官方政策明訂至2025年停止使用煤炭發電,英國國家電網電力系統運營商(ESO)表示要達成此目標,需建立一套不需煤炭或天然氣備用之電網系統,並表示ESO正在準備改變其電網係統之運作模式,並有望於2025年能營運100%再生能源之電網。
Read More
再生能源微電網之推動概況
近年間各國電力供應型態,逐漸由集中式供電轉為分散式供電結構,透過分散式電力供應,滿足各地區電力需求。而透過分散式供電,相對也可減少電力傳輸的損耗,進而優化整體電網供電效率。
Read More
再生能源展望-氫能篇
煤炭的使用促使第一次工業革命,透過煤炭驅動機器,讓大規模工廠生產模式取代個體工廠。因為電力及內燃發動機的普及,引發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在第一次與第二次工業革命中,通過化石能源的使用,提供充沛的動力來源,也奠定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基石。
Read More
生質能發電概況與趨勢
生質能資源是全球最大的自然資源,而生質料源因不同的生產流程而產生不同生質燃料,如做為定置型發電之用,也可做為交通運具的動力燃料使用,其用途相當廣泛且多元。一般常見的定置型生質能發電燃料有農林廢棄物、都市有機垃圾及沼氣等,而台灣定置型生質能發電燃料主要為都市有機垃圾(廢棄物發電)及沼氣等兩類。
Read More
他山之石 借鏡德國慕尼黑低碳城市
慕尼黑是德國第三大城,為德國巴伐利亞邦的首都,也同時是德國南部地區第一大城,是德國相當重要的經濟、文化、科技與交通之中心,城市面積為310.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達152.6萬人(2017年)。
Read More
再生能源電力之離網推動發展
再生能源電力逐漸在電網供電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且再生能源設施成本也逐年下降。技術逐漸成熟,使再生能源設施能在電網設施不足的地區 以乾淨便宜的方式提供電力。而根據聯合國環境署(UNEP)報告,推估至2030年全球仍有7.8億人無法使用電網,這些無電網設施之人口主要分佈在偏遠的農村地區。
Read More
供暖製冷與交通運輸之能源需求與再生能源轉型概況
在近數十年間全球再生能源電廠建置成長顯著,再生能源已成為主流的能源發展重點。且因為技術創新、政策支持與市場競爭,讓再生能源技術快速進步且成本大幅下降,全球再生能源新增量速度也超過其他能源類別。
Read More
全球再生能源投資概況
IRENA在2018年出版Global landscape of renewable energy finance,調查發現全球再生能源裝置容量新增速率已高於非再生能源裝置容量速率,且開發再生能源較非再生能源更能吸引更多的投資資金。
Read More
再生能源憑證機制探討
再生能源發電設備所生產之電力,因對環境友善,且不易產生污染,普遍認為具有「環境效益」之特性。但環境效益須被量化界定方能展現其價值,且為進一步強化該價值之流通性,許多國家採行推動「再生能源憑證(RECs)」
Read More
認識再生能源憑證
透過初級能源產生電力,在經過輸電網路傳輸電力到使用者手上,是全球常見的能源使用方式。但當電力的來源為化石能源時,易對環境造成污染,反之電力的來源為再生能源時,其對環境的衝擊相對較小。因此近年各國積極發展再生能源,其用意即為減少能源使用對於環境的污染。
Read More
上一頁
1
下一頁